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广告 1000x90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健康养身 > 正文

改善生活方式 远离超重与肥胖

来源:中国食品网 编辑:胡霞 时间:2017-08-30 12:01:07

近期举办的“中医药与糖尿病永州论坛”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内分泌重点学科带头人、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仝小林在以《现代科技背景下的中医药发展之路》为主题的演讲中重申,中医古籍中所提到的“消渴症”实际上对应的是现代医学语境中的糖尿病的中晚期。中医临床流行病学的调查研究发现,典型“消渴症”患者仅占13%,肥胖和超重才是2型糖尿病及2型糖尿病前期的主体人群。

  其实,肥胖早已是全球普及的慢性病和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世界卫生组织前总干事陈冯富珍博士在中国国家行政学院发表题为《中国对本国和全球卫生事业日益增长的贡献》的演讲中说,历史上经济增长和现代化往往与健康改善相互促进,中国从粮食饥荒到到饮食丰富用了不到一代人的时间,但肥胖和超重也在20世纪的后几十年翻了不止一番,体重普遍增加的警钟预示着更严重的社会问题即将发生,心脏病、糖尿病、与饮食相关的癌症和由不良生活方式导致的慢性病将至。

  诚然,肥胖早已引起国家和国人的重视,人们采用控制饮食、加强锻炼、服用食欲抑制剂和减肥药等多种方法,但终因意志力薄弱和减肥药的副作用,徘徊于决战肥胖和超重的阵前。

  仝小林认为,肥胖、脾瘅(过食肥甘,以口中发甜为主症的疾病)和消渴是一个连续的病理过程和糖尿病的过渡阶段。随着现代科技条件下的检验手段日趋成熟,患者其实不难自我发现,但常忽视这个阶段出现的糖耐量受损或轻度血糖升高,如不加控制就会发展为糖尿病。

  脾瘅之名源于《黄帝内经·素问》,“此肥美之所发也,……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即脾胃运化食物的能力是有限的,代谢不良必使化不掉的水谷精微囤积体内形成膏脂痰浊,若不加以调理和控制,长期充溢形体便会转为“消渴”,也就是我们说的糖尿病。

  《黄帝内经·灵枢》将人分为“肉人、脂人和膏人”,肉人肌肉粗壮结实;脂人全身躯干和四肢脂肪丰盈;膏人腹型肥胖腰围粗,类似蜘蛛(四)肢不胖。由于脂人和膏人通常嗜食肥甘,因此不同程度存在由脂代谢紊乱、嘌呤代谢紊乱、代谢性高血压与糖代谢紊乱(高血糖)、高血脂与高尿酸血症(痛风)等构筑的“代谢综合症”,如果再伴以脂肪肝、中风、冠心病等其他杂症,人生的中晚景难免堪忧。

  脾瘅是罹患糖尿病前最后的一个可逆转病情的阶段,生活方式干预可以对脾瘅起到决定性作用。古人言脾瘅是“肥美之所发也”,可见,首先要戒除不良的饮食习惯,既要清淡饮食、荤素结合、粗细搭配和动(每日晚不)静(充分睡眠)有序,戒烟戒酒尤其势在必行,若能辅之养生食疗或中药调理,那就与中医辨证肥胖和超重应健脾益气、化湿祛痰、利水通腑和活血化瘀的治疗理念不谋而合。

  黄芪性味甘温,主归脾肺二经,具有健脾益肺、益气固表和利尿消肿之效,古代奉其为“补气诸药之最”,现代医学将出自《金匮要略》的“防己黄芪汤”用于治疗肥胖型糖尿病,对黄芪的认可及运用由此可见一斑。

  《神农本草经》将桑叶誉为“神仙叶”,记载桑叶具有滋阴补血、益肝通气和利水消肿等作用。现代药学研究发现,桑叶提取物不仅具有多种活性功能,而且具有药用价值。

  在日常饮食中,茯苓、赤豆、薏苡仁、陈皮、苦瓜、山楂、冬瓜、黄瓜、海带、黄豆芽、豆腐、泥鳅、鳝鱼、鸭肉、莴笋等都对健脾益气和化痰除湿有所帮助。(张峻康 李丹)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没安装畅言模块
栏目分类

中国食品网 www.cntvsp.cn 联系QQ 邮箱:ling-hu@qq.com

Copyright © 2012-2017 中国食品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