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食品新闻| 美食推荐| 热点新闻| 深度观点| 食品辟谣| 农业消息| 金融财经| 健康养身| 企业品牌| 地方食品| 保健食品| 综合新闻 | 国际新闻
> 新闻 > 行业监督 > 正文

上海师范大学向青少年科普食品安全知识

2019-08-06 14:51:55        来源:中国食品报网

近日,上海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安全新食代”科普队的成员们来到闵行古美文化中心、古美社区学校、东兰邻里中心等社区暑托班,对青少年学生开展食品安全科普志愿活动,让孩子们了解什么是真正的食品级添加剂,减少因信息传递错误而导致的盲目恐慌心理。

一块全麦面包的配料表里就含有17种食品添加剂,如木聚糖酶、麦芽精、淀粉酶等,一根雪糕里同样含有高达14种的食品添加剂。但这些合法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面对充满求知欲的孩子们,上海师范大学的志愿者讲师表示:“不能离开剂量谈毒性。”这些平常用于食品加工的合法添加剂,对人体并没有危害,而大众熟悉的三聚氰胺、苏丹红并不是食品添加剂,而是非法添加物,两者之间有巨大区别,却经常被混为一谈。

除了食品添加剂,孩子们的日常生活中也会经常接触饮料添加剂。例如抗氧化剂,能够防止或延缓食品成分氧化分解,如茶饮料中的茶多酚可以防止变色、保留茶香。着色剂又称食品色素,能够赋予食品色泽和改善色泽。

在科普课堂中,孩子们现场进行了“彩虹糖实验”,直观了解什么是食品着色剂。通过学习,对食品安全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一位六年级的小朋友表示,今天才知道原来三聚氰胺并不是食品添加剂,而是非法添加物,填补了他的知识盲区。还有许多孩子表示,以后买食物一定要看包装上的配料表,关注食品添加剂、食品保质期等细节,让自己吃得更健康。

据了解,本次科普活动的志愿者学生均来自上海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食品安全与检测专业,他们充分发挥了自己食品专业的技术优势和人才优势,积极开展知识服务实践,宣传食品安全知识。校方也将针对国内青少年食品安全教育体系尚有欠缺的现状,结合师范大学的教育特色与食品科学的专业特色,进一步开发青少年食品安全科普教育课程。(傅文婧)

上一篇:二季度食品抽查:超量用食品添加剂占不合格首因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