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食品新闻| 美食推荐| 热点新闻| 深度观点| 食品辟谣| 农业消息| 金融财经| 健康养身| 企业品牌| 地方食品| 保健食品| 综合新闻 | 国际新闻
> 新闻 > 热点新闻 > 正文

白酒生物活性成分之多是世界酒类之最

2018-03-26 22:23:46        来源:科技日报

小酌真怡情?少饮也伤身

喝酒会致癌,这已经不是什么新鲜话题了。早在1988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就宣布酒精是致癌物。尽管如此,很多人依然存在这样的想法:“大酒伤人,小酌怡情”——过量饮酒固然不好,少喝点儿总没事儿吧。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

还有不到一个月就要过年了,很多家庭在这个时候已经开始筹备采购年货了,而在年货的采购清单里,酒成了必不可少的一项。所谓“无酒不成宴”,亲朋好友相聚,不来点儿酒,好像还真不尽兴。

但是近日,英国《自然》杂志连发两篇重磅研究,指出酒精进入人体后的代谢产物乙醛可诱导基因突变,简言之就是喝酒会致癌。这无疑给想要在过年的时候开怀畅饮的人们泼了一盆冷水。

喝酒会致癌,这已经不是什么新鲜话题了。早在1988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就宣布酒精是致癌物。尽管如此,很多人依然存在这样的想法:“大酒伤人,小酌怡情”——过量饮酒固然不好,少喝点儿总没事儿吧。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小酌真就那么怡情吗?

致癌的乙醛是怎么来的

既然科学家研究指出,酒精代谢物乙醛可诱导基因突变,那么我们就先来看看酒精在人体内究竟是如何代谢出乙醛的。

“酒精在人体代谢吸收的过程其实很简单,主要靠两种酶。”1月20日,湖北省中医院肝病科主任程良斌教授告诉科技日报记者,这两种酶分别是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喝酒之后5分钟酒精就会进入血液,2小时左右酒精就会被人体全部代谢吸收。酒精进入人体后,消化道黏膜上的乙醇脱氢酶会先把少部分酒精转化为乙醛;剩下大部分的酒精就进入肝脏了,通过肝脏的乙醇脱氢酶转化为乙醛,然后再依靠乙醛脱氢酶和肝内的P450把乙醛氧化为乙酸(醋的主要成分)、二氧化碳和水。

《自然》杂志刊登的研究表明,如果乙醛没有被乙醛脱氢酶完全转化,那么它就会造成小鼠造血干细胞DNA损伤,如果小鼠的FANCD2基因不能修复DNA损伤,则这种损伤将成为永久性的。不幸的是,8%的世界人口有乙醛脱氢酶的遗传缺陷,这些人口主要集中在中国等东亚国家。

程良斌表示,造血干细胞具有分化成各类血细胞的潜能,是人体红细胞、血小板、免疫细胞等的来源,在人体内起着维持和协调体内各细胞组成成分平衡的作用。一旦它出现基因突变,那就可能引发各种问题。如造血障碍,导致各种血细胞数量和功能缺失,出现贫血、易感染、易中风等诸多问题;再就是造血干细胞出现问题后,可能会引起免疫细胞的功能障碍,由于免疫细胞功能缺失,导致对清理全身癌变细胞能力减弱,增加各种癌症发生率;而且突变的造血干细胞甚至可能直接癌变,导致各种血癌。

即使小酌也会危害健康

看到这里有些人可能会说,“万一我的乙醛清除和DNA修复系统都杠杠地呢?少喝点总没事儿吧。”

然而,以上研究的主导者、剑桥大学MRC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的克坦·帕特尔的话还是给心存侥幸的人们泼了冷水。他说:“我们的研究强调,不能有效处理乙醛就会导致更高的DNA损伤风险,从而导致某些癌症。但即便你的乙醛清除和DNA修复系统完好无损,酒精依然会以不同的方式致癌。”

喝酒没有“安全线”,即使少量饮酒也会造成健康风险,不喝最好。

程良斌表示,世界卫生组织早已将酒精列为Ⅰ类致癌物质,全球每18个癌症患者中就有1个是饮酒导致的。新西兰科学家曾发表过一篇文章,指出人体至少有7个部位的癌症与酒精有明确的联系:口咽、喉部、食管、肝脏、结肠、直肠和乳腺。

2004年,意大利学者发表了一篇调查文献,汇总了过去三十多年发表的喝酒与肿瘤等14种疾病以及受伤情况的关系。结果发现:即使每天只摄入25克酒精,也会导致多种疾病的风险增加。其中患口腔癌和咽癌的风险增加82%、喉癌增加43%、食道癌增加39%、慢性胰腺炎增加34%、乳腺癌增加25%、肝硬化增加1.9倍等。

最近的一项新研究也发现,即使适量饮酒也会造成大脑损伤。研究人员招募了550名政府部门的公务员到牛津大学进行核磁共振成像扫描。这些人从1985年开始每5年就要进行一次健康习惯调查,其中包括饮了多少酒。研究人员发现,那些超过30年的适量饮酒者,即使他们一周仅喝8到12杯啤酒,其海马体、脑白质也较不喝酒的人发生了退化和萎缩。

“适量饮酒,有益健康”是个误区

生活中,还有一些人认为小酌不仅对身体无害,反而有益。白酒营销界曾流传“白酒生物活性成分之多是世界酒类之最,能够缓解酒精伤害,增强人体防御功能、调节生理节奏”等。“这些说法是错误的,所谓‘适量饮酒,有益健康’是个误区。”程良斌强调。

白酒的主要成分是酒精和水,以及各种各样含量很低的有机化合物。随着检测技术的进步,在其中检测到多种“有机酸、不饱和脂肪酸、杂环化合物、酚类、萜烯类化合物”,并不令人惊奇。这些物质中的有些种类在细胞实验或者动物实验中也可能显示出了“保健功能”。

不过,显示过某种功能,它们具有毒害作用的可能性同样存在,而且即便是那些成分“真的有效”,也需要足够的量才能发挥作用,而它们在酒中的含量微乎其微,要通过喝白酒来获得足够的量,得需要喝下多少白酒?反倒是产生危害的酒精,虽然只有一种,就已经足够“秒杀”这些“保健成分”了。

不少女性认为喝红酒不仅养颜,还可以软化血管。因此红酒在酒界一直以一种不与白酒“同流合污”、出淤泥而不染的“白莲花”的形象存在。然而,只要是酒就都会致癌,因为不管什么酒都不可避免地含有乙醇,有乙醇就会代谢为乙醛。事实上,欧美早做过大规模研究,女性即使每两天喝一杯红酒,得乳腺癌的概率也会显著增加。不仅如此,相关研究还表明,酒精对女性的伤害要比男性大,患癌风险也会有相应增加。

“总之,对于人体健康而言,酒和烟一样,有百害而无一利。”程良斌说,应该做到能不喝尽量不喝,尤其是喝酒脸红的人更应注意,因为乙醛会造成血管扩张使脸泛红,喝酒脸红正说明体内缺乏代谢乙醛的酶。而中国人更容易受到乙醛的伤害,因为中国人群中有很大一部分携带乙醛脱氢酶基因缺陷。

酒精可以带来愉悦,也是传统文化中聚会助兴的常见饮品。但你喝下的每一口酒,都在增加你得病甚至患癌的风险,因此各位饮酒前还请三思。

上一篇:啤酒怎么打不过那些需要较长酿造周期的白酒
下一篇:小米中的类胡萝卜素可转化成维生素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