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食品新闻| 美食推荐| 热点新闻| 深度观点| 食品辟谣| 农业消息| 金融财经| 健康养身| 企业品牌| 地方食品| 保健食品| 综合新闻 | 国际新闻
> 媒体聚焦 > 正文

专业人士带你去看食品包装

2017-11-03 18:51:36        来源:中国食品报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食品的要求也在悄然发生变化。比如,安全、健康、方便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通过科普,我们可以获得许多关于食物的知识,但在超市里面对琳琅满目的食品时,还是经常有眼花缭乱的感觉。对于一个具体的食品,我们会发现,要了解它的信息,几乎只能通过包装上的信息。

厂家印什么内容在包装上,其实有两方面的诉求:一方面,遵守国家规范,提供强制要求的那些信息;另一方面,包装是最直接的广告媒介,厂家希望尽可能地“吸引”(或者说“忽悠”)消费者购买。

作为一个常年开发食品、也熟悉营销部门如何设计食品包装信息的人士,本人会这样去看食品包装上的信息。

应该无视的信息

“应该无视”,并不是说这些信息无用,而是说没必要在意他们。主要有以下几种:

食品的“名号”

名号的吸引力很大,厂家自然会在上面下大功夫。如果购买食品的目的是为了送人,选个好听名字讨个口彩可以理解。如果是自己吃的话,“口彩”就完全不重要,反倒经常是误导和暗示,要付出不必要的代价。比如那些“营养XX”“健康XX”“生态XX”“绿色XX”“XX精”“中华XX”“古方XX”“秘制XX”……不是说名字里有这些不好,而是这完全不代表食品会有什么特别。就像一个人叫做“王健康”,可能真的很健康,也可能是个病秧子,不应该根据名字去做任何判断。

名星偶像的照片和代言

所谓代言,就是利用知名度来吸引粉丝,也可以说是“把知名度变现”,但这丝毫不代表产品好坏。代言人是否用过产品不得知,充其量代言人只了解过产品是否正规合法生产。明星偶像对于产品的评价,参考价值基本为零。

“功效”与“适用人群”

实际上,食品不允许宣称任何功效,大企业大品牌的产品被监管部门和职业打假人盯得紧,因此,企业一般不会在这上面动歪脑筋。但有的企业本着“只要我敢扯,就会有人信”以及“忽悠一个是一个”的理念,宣称各种功能,比如“降血脂”“降三高”“养胃”“提高免疫力”“帮助睡眠”“促进儿童智力发育”等。看到包装上有这样的字样,大致可以断定,生产者要么不懂国家标准,要么敢于违反国家标准,这样的企业,应避而远之,因为这是违规的。

也有厂家打擦边球,把这些说法改成“适用于三高人群”“适用于老年人”“适用于儿童”“适用于需要提高免疫力的人群”等。

需注意的是,根据GB 2805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当某营养成分的含量标示值符合含量声称或比较声称的要求和条件时,可使用标准附录中相应的一条或多条营养成分功能声称标准用语,但不应对功能声称用语进行任何形式的删改、添加和合并。这就需要消费者对“宣称功效”和“营养成分功能声称”进行有效辨别。

另外,根据GB 1343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特殊膳食用食品标签》,如果是婴幼儿配方食品、婴幼儿辅助食品、运动营养食品等特殊膳食用食品,就必须标注适宜人群。

突出强调的“产品卖点”

这些卖点一般不是虚假的(虚假声称容易被告索赔,风险太大),但往往是“正确的废话”。比如“无防腐剂”,这是利用了许多人对防腐剂的恐慌,认为“无防腐剂”就意味着安全健康。其实,防腐剂只是保证食品保质期的一种手段,不用它,就得用别的手段,而每一种防腐手段,都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

再比如“非转基因”。我国市场上的食品,除了木瓜是生鲜不用标注,预包装的转基因食品只会有大豆油和菜籽油,其他种类本来就没有转基因。而转基因的大豆油和菜籽油会有明确标注,其他食品标与不标,都不会是转基因的。

此外,有植物油宣称“0胆固醇”,事实上,世界上本来就没有含胆固醇的植物油。这些标注,就跟标注草鱼是“淡水养殖”,或者猪肉“不含鸡肉”一样。

“无糖”“低糖”“无脂肪”“低脂肪”“低钠”等,对于健康是有益的。不过这些醒目的字眼,看看就是了,是否名副其实、含量多少,应该去看营养标签。

应该有但不必纠结的信息

“应该有但不必纠结”,是指应该出现在食品包装上,但具体的内容消费者不需要去纠结。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厂家完整名称和地址,二是生产许可证编号。

这两方面信息是必须标注的,表示产品可以追溯到厂家。如果产品存在问题,消费者和经销商能够找到追究的对象。一个消费者,买的产品有问题,可能只是扔了下次不再买,未必会根据这些信息去追究。但社会上还有“职业打假人”和媒体记者这两种喜欢追究的人,他们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了监督厂家、保护消费者的作用。

简而言之,如果这两条信息不全,那么这产品就不靠谱了。

需要重视的信息

“需要重视”,意思是食品包装上必须有,消费者可以根据他们来挑选“健康的食品”,主要包括以下四点:

食品含量

包装的正面会有食品含量标签。营养标签里的数字是按照100克或者100毫升来计算的,但我们吃食物的时候是面对一个包装内的食品,对健康的影响取决于“总量”而不是“含量”。从健康的角度来说,推荐包装较小的食品,尤其是零食和饮料。小的包装,有助于控制总量。

营养标签

中国目前的营养标签中,强制标注的内容还比较少,只有“1+4”,即总热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钠。关于营养标签,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标签中的数字是按照100克或者100毫升来计算的,具体的总量还要考虑食物总量。比如,一种饮料的含糖量是10%,而一瓶饮料的总量是500毫升,那么喝一瓶摄入的糖是50克;而营养棒的含糖量是25%,一根的重量是28克,那么吃一根摄入的糖是7克。

营养标签中有一列“营养素参考值(NRV)”,是指100克(或毫升)该食品中的热量或者某营养素占一天需求量的比值。在总热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钠这5个指标中,脂肪和钠的NRV值越低越好,蛋白质的NRV值越高越好。如果想要控制热量,那么热量的NRV值也越低越好。同样,这里的数字是按照100克(或者毫升)来算的,而实际摄入量占每天总需求量的比例需要考虑到这包食物的总量。

配料表

包装食品的配料表中按照含量从高到低的顺序列出了所用原料。在目前的营养标签中,有“碳水化合物”的含量以及它的NRV值。但是,碳水化合物包含了糖、淀粉和膳食纤维。淀粉是能量来源,不用太纠结,而糖是多数人的食谱中最大的风险因素,应该尽力降低,但膳食纤维又是多数人饮食中摄入不足的成分,应该尽量增加。也就是说,只是根据营养标签,并不能判断碳水化合物的含量是好还是坏。这时就需要借助配料表。在配料表的前几位,如果有白砂糖、高果糖浆、玉米糖浆、蜂蜜等,那么这种食物的“碳水化合物”就主要是糖;如果是大米、小麦、玉米、粗粮以及他们加工而来的原料,那么“碳水化合物”就主要是淀粉;如果主要原料是粗粮,那么就会有比较多的膳食纤维。

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简单说来,食品只要在保质期内,安全性都是可以保证的。距离生产日期越近,表明经销商的走货速度越快,食品的风味口感相对于保存时间长的要好一些。

上一篇:母乳中的糖可以保护新生儿免受感染
下一篇:怎样吃蔬菜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