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食品新闻| 美食推荐| 热点新闻| 深度观点| 食品辟谣| 农业消息| 金融财经| 健康养身| 企业品牌| 地方食品| 保健食品| 综合新闻 | 国际新闻
> 新闻 > 要闻 > 正文

益生菌产业:产业步入快速增长期 ,同时也须筑牢科学根基

2019-08-14 14:56:24        来源:中国食品报网

冲剂、滴剂、胶囊、糖果饼干、乳制品、婴儿辅食……各种剂型的益生菌保健食品、食品、功能饮品等充斥着线上线下不同渠道,让人眼花缭乱,一股围绕益生菌产品的消费时尚迎面而来。如今,益生菌已非新鲜事物,国内益生菌领域的专家通过10多年的研究,正在与国际接轨,一些研究成果也在食品工业领域实现了转化,益生菌产业正在快速成长,同时也伴随着良莠不齐的行业问题,尤其在母婴食品、保健品领域。业内专家指出,扎实的科学和临床证据,是益生菌产品的根基;完善和有说服力的临床研究、重视益生菌干预的安全性评估、深入菌株和生物学机制层面、个性化益生菌干预方法等,是益生菌未来的发展方向。

1

产业步入快速增长期

睿欧数据显示,预计2020年,全球益生菌膳食补充剂的市场价值将达到88亿美元。我国益生菌年平均增速约14%,当前益生菌市场处于快速增长期。

从细分行业来看,益生菌食品占比最高,且以发酵乳制品为主,消费规模占比约78%。近年来,中国酸奶行业毛利率不断增加,高端份额的扩张进一步推升了利润率。交大昂立、修正药业、汤臣倍健等国内保健食品、药品生产企业,娃哈哈、君乐宝等食品生产企业也纷纷推出了针对不同人群的益生菌产品;来自澳大利亚、韩国的、美国等国家的一些益生菌品牌,也在中国母婴市场得到了迅猛增长。

在上游方面,益生菌原料丹麦公司科汉森、杜邦公司这两家公司垄断了国内大部分益生菌原料市场。但在国内益生菌厂商中,年产能及产值在千万元规模以上的公司也有数家。总体来说,本土的益生菌原料企业还比较弱小。业内人士认为,随着益生菌行业迅速发展,在塑造细分龙头上仍有较大市值空间,未来还可能出现更多大体量的公司。

产品存在过度宣传炒作

乳业分析师宋亮表示,市面上无处不在的益生菌产品,确实存在过度宣传和包装的问题,以往很多商家并不标注益生菌种类和活性数量。近两年这一现象得到一定的改善,在菌株和菌数标注方面有了较大提升,但益生菌不耐高温,对加工和储存条件有很多的限制。中国益生菌市场被外资益生菌原料垄断严重,本土的益生菌菌种也有很多不错的,但相关部门还没有放开本土菌种的商业应用,国内企业应用益生菌菌种大多数只能依靠进口。

杜邦营养与健康大中华区研发总监何卫加表示,益生菌不能只强调菌群,添加剂量对服用效果起决定性作用。益生菌的健康功能是建立在有一定数量和活性的活菌安全到达小肠或者结肠这个基础上的,并且需要保证这些益生菌在宿主体内保持正常活性和代谢。而益生菌在到达肠道之前会暴露于胃液和胆汁内。这些酸性较强的环境导致大部分菌群在到达小肠或者结肠前就已死亡,因此需要采取有效措施保护益生菌的活力。

从目前来看,不少商家甚至对这一重要指标还未形成概念且不重视。

安全性评估及标准法规亟待完善

在益生菌的临床研究中,普遍缺少充分的安全性、危害性的报告。热心肠生物技术研究院创始人兼董事长蓝灿辉表示,对益生菌的风险性下定论为时尚早,但不能定论并不代表风险不存在,益生菌的潜在风险和适用人群,是产业界无法回避的问题。他认为,商业宣传应回归循证,扎实的科学研究和临床证据,是益生菌产品的根基。

近年来,益生菌行业在标准法规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尤其在益生菌保健食品的法规建设上,国家监管机构明确了益生菌保健食品的定位,积极推进注册与备案双轨制建设。在此前公开征求意见的《益生菌类保健食品申报与审评规定(征求意见稿)》受到各方关注,新修订征求意见稿明确了益生菌定义,并将益生菌安全性与功效性审查聚焦于菌株,逐渐与国际接轨。同时,随着备受关注的9种益生菌与7种益生元纳入保健食品原料目录研究的范畴。

在全球益生菌行业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国内益生菌市场呈现奋起直追的态势。

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表示,我国的益生菌产业快速增长受到5个端口,即政策端、资本端、产业端、渠道端、消费端的共同推动,整个益生菌普及率和教育都得到了高速发展。在当下食品饮料同质化严重、增长放缓的情况下,要形成高附加值、高溢价的产品竞争力,迎合大健康的消费趋势,益生菌是一个很好的出口。未来5年,益生菌产业会进入成熟期,大量企业布局,益生菌市场的容量会进一步爆发,大健康产业的红利也会进一步释放。

(陈慧)

上一篇:哈尔滨农产品精加工持续发力 或将成为哈尔滨市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
下一篇:贵州中药材亮相北京世园会,博得好彩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