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食品新闻| 美食推荐| 热点新闻| 深度观点| 食品辟谣| 农业消息| 金融财经| 健康养身| 企业品牌| 地方食品| 保健食品| 综合新闻 | 国际新闻
> 新闻 > 要闻 > 正文

打造世界饮料强国 成为社会友好型行业

2018-12-03 14:18:59        来源:中国食品报网

“饮料到底是不是食品?”多年前发生的一番讨论如今听起来令人莞尔,更令人感慨——起步于1982年的中国饮料行业,弹指一挥间,已成长为中国食品工业的支柱产业。2017年,中国饮料行业产量近1.81亿吨,营收6125亿元;行业总资产规模达4883亿元,规模以上企业数达2161家,从业人员近50万。

36年来,中国饮料行业的产量一路向上,年均增长19%,主营收入年均增长22%,产品品类从单一碳酸饮料扩展至11大类、65小类,本土(含港澳台)品牌举足轻重,产量约占行业总产量的76%;本土产品进入国际市场,浓缩苹果汁出口量于2007年突破100万吨(相当于我国浓缩橙汁进口量的16倍)。

行业的发展带动了上下游产业与就业。据测算,饮料行业每新增1亿元营收,即可为上游产业创造0.7亿—0.8亿元的产值,为下游产业创造2亿—3亿元的销售收入,为上下游产业创造约120—180个新增就业机会;也为区域开发与社会事业发展作出贡献,我国中西部饮料企业产量的全国产量占比,从1987年的37%提升到2017年的57%。

在这一连串华丽丽的数字背后,是中国饮料人的抱负与担当、格局与情怀。

11月17—18日,中国饮料工业协会成立25周年纪念大会暨2018年会在京召开。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会长张崇和出席大会并致辞;国资委行业协会商会工作局局长张涛、工信部消费品工业司司长高延敏、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食品生产安全监督管理司司长马纯良、国家卫健委食品司副司长张志强、国家水利部全国节水办副巡视员颜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所长丁钢强、天津科技大学副校长路福平出席本次大会。中国饮料工业协会理事长赵亚利做主题报告。来自全国300家企业的450名业界精英,倾听中国饮料行业前进的足音,展望中国饮料行业未来。

1

(从左到右)厦门银鹭食品集团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陆明、广东健力宝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叶红汉、康师傅饮品控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罗之纲、可口可乐大中华韩国及蒙古区副总裁张建弢、华彬快速消费品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裁卢战、中粮可口可乐饮料有限公司总裁栾秀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所长丁钢强、中国饮料工业协会理事长赵亚利、椰树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光兴、百事(中国)有限公司副总裁邰祥梅、深圳市景田食品饮料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敬良、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所研究员张岚、天津科技大学副校长路福平、哈尔滨秋林饮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仲兆敏、河北养元智汇饮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姚奎章、雀巢(中国)有限公司大中华区副总裁董玉国共同发布《饮料要成为营养素的良好载体》倡议书

1982年是中国饮料行业的元年,那一年,饮料被国家计划委员会列为轻工计划管理产品,确定由轻工业部归口管理。彼时默默无闻的一个小品类,乘改革开放的东风开启了36年的快速发展。

另一个被饮料行业写入大事记的时间节点是1993年,中国饮料工业协会成立,这个脱胎于政府专业司局的社会团体在此后的25年里,由小变大、由弱变强,极大地推动了中国饮料工业的蓬勃发展。

回首行业36年的发展历程、协会25个春夏秋冬的成长,中国饮料人感慨良多。“我们的回忆充满感激。”中国饮料工业协会理事长赵亚利说:“感谢改革开放,感谢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伟大的时代。是改革开放提供了这样一个好的发展环境,国际品牌带入的先进理念让饮料产业链上的本土企业在高起点上与跨国企业同台共舞。”

“行业一路走来,尽管时常有磕磕绊绊,但依然是有声有色。过去取得的成就,源自一家家企业、一个个品牌、一位位企业家的成长奋斗;而打造世界饮料强国任重道远,需要中国饮料人一道为之不懈努力”。

刚性目标:打造世界饮料强国

36年来,中国饮料行业总体取得了快速发展,全国饮料产量年均增长达到19%。随着产量不断增长,饮料行业发展从起步时的快速成长期进入调整期。同任何一个行业一样,饮料行业的发展与国家和地方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导致中国经济下行,在蝴蝶效应的影响下,中国饮料行业的增长开始走下坡,2009年以前的饮料产量年均增长率为21.6%,之后只有10.6%。2009年成为行业发展阶段的分水岭,从此企业由“做大做强”转向“做强做大”,“创新提质”成为行业的主要诉求。

5-2003年9月18-20日 2003首届中国饮料工业科技展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举办(2)

2003年9月18—20日,2003首届中国饮料工业科技展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举办

与此同时,大企业开始重视中部西部地区的产能布局,由此推动了饮料产品的“上山下乡”,一些中小企业推动新产品新品牌上市,成为后起之秀,给饮料行业带来了活力和希望。全国规模以上企业数量的增长反映了这两个举措带来的效果。2000年,规模以上企业数是790家,2011年规模以上企业的统计口径从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上调至年2000万元,在行业产量增长率下调的背景下,门槛加高了,规模以上的企业数却持续增加,不断刷新,并在2017年创造了2161家的新高,说明整个行业欣欣向荣。

3-2003年9月“首届中国国际饮料节”在北京朝阳公园举办

2003年9月,“首届中国国际饮料节”在北京朝阳公园举办

作为一个地产地销的产品,饮料生产量与地方经济活跃度高度相关,在国家支持中部西部地区产业发展大背景下,东中西部地区的饮料生产量与当地经济发展高度吻合,呈现了东部先扬后抑、中部和西部先抑后扬的特征,3个地区的差距也在不断缩小。

36年间,饮料满足了国人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年人均消费量由1982年的0.4公斤增至2017年的130公斤。2000年之后,饮料人均消费量的大幅增长主要得益于包装饮用水的消费加大,1982年包装饮用水的消费只占消费的10%,2001年猛增到40%,现在已经达到了53%。包装饮用水成为各大饮料企业以及场外资金最关注的焦点。

微信图片_20181127091945

2015年9月,“2015中国饮料工业二十强”正式发布

中国饮料行业的变迁,还表现在品牌的构成上,饮料行业的主力军经历了从“八大汽水厂”“两乐”“中国饮料工业十强”到“中国饮料工业二十强”的发展,一花独放不是春,如今市场上全国性品牌、国际品牌、台港澳品牌、成长性品牌以及部分复苏的老品牌在共同发展。从近几年来二十强占有的市场份额来看,行业集中度又有所回升。

“饮料行业从增量转向提质,是行业经过30年高速发展进入调整的需要,必须要冷静下来。”赵亚利分析指出:“这是经济环境变化对快消品影响的必然,是消费升级和需求细化的需要,是企业精细化管理、稳固业绩的需要。”

“只是这种降速超出了我们的预料。”她说,“2008年,我们希望中国饮料二十强的年均增长率能够逐渐放缓,降到4%、5%比较符合国际惯例,但可惜,因为经济增速放缓以及自身存在的问题,行业这几年真的是磕磕绊绊,提质行动和效果尚未到位,2017年负增长,2018年惯性下滑,产量和销售收入均徘徊在负增长。当然,即便是如此,饮料行业的局面仍好于其他行业。”

7、2016年4月14日中国饮料工业协会连和饮料企业共同发布《中国饮料行业健康行动宣言》.JPG

2016年4月14日,中国饮料工业协会联合饮料企业共同发布《中国饮料行业健康行动宣言》

党的十九大对社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发展进入新时代,行业步入新阶段。高质量发展过程中,面对消费升级,面对感性消费与理性消费的分流扩大,产品创新要在包装、标签创新中融入更多的基于技术进步的有效营养素创新和口感创新;保障食品安全,要从生产过程管理更多关注原辅料直至销售全过程的可追溯管理,要从内容物延展至与内容物接触的包装容器、生产设备,“预防为主、预警在前”要始终成为食品安全的重要理念。同时,也要以新视角预测未来:咖啡店类的门店、现制现售、无人自动售卖机、线上销售等反映出的消费分级、消费方式和消费场景的快速变化,会不会自然而然地产生新的分工定位,如企业分工、品牌分工、品类分工;快消品生产销售角色的跨界变迁,会不会带来广泛的跨界合作和企业并购?

“在时间和空间的变化中,我们要以变应变,拒绝保守。”赵亚利表示,如今的饮料行业虽然没有了往日的高速增长,但行业发展自信、消费需求自信、技术创新自信、模式创新自信和社会责任担当自信永远是行业前行的动力。“有市场的认可才有行业,有行业的认可才有协会,协会的工作也要思考和分析市场,所以,这五个自信也永远是协会工作前行的动力。”

8、2016年11月25日“2016中国饮料行业健步走”活动在张家港举行

2016年11月25日,“2016中国饮料行业健步走”活动在江苏张家港举行

柔性情怀:成为社会友好型行业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中国饮料行业,由于充分遵循了市场经济规律,在市场竞争的洗礼下不断成熟壮大。这种成熟与壮大不仅仅体现为了不起的营收业绩,更体现在企业对社会的回馈上。

认识到“能力越强,责任越大”,认识到企业的价值取向与国家利益和社会价值保持一致才是企业生存的原动力,越来越多的饮料企业把自觉履行社会责任作为企业的重要经营理念和应尽义务。这种自觉在《中国饮料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建议》中有充分体现:饮料企业应对社会负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实施包容性增长,在创造利润、对股东利益负责的同时,遵守商业道德、确保安全生产、保证职业健康、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制定饮料行业工资水平基本标准。同时,加强员工培训,在职业技能鉴定和持证上岗的过程中让职工感受到企业发展和自身职业技能发展的成就,增加工作乐趣。企业在教育、公共健康、环境保护、救灾捐助等方面应有量力而行的表现。而进入“十三五”以来,饮料企业在这方面的表现更为突出。“现在的饮料行业已成为社会友好型行业。”赵亚利说,近10年全行业开展节水节能行动所取得的成绩以及2010、2014、2018年中国饮料行业可持续发展报告所包含的企业数量和案例数量的双增与案例内容的拓展,反映出践行社会责任、致力于可持续发展已成为饮料行业的“调性”。

9、2017年7月百岁山意大利工厂全面投产 海外版正式进驻意大利市场景田意大利工厂投产

2017 年7 月,百岁山意大利工厂全面投产,海外版正式进驻意大利市场

水资源贫乏、能源结构不合理已严重制约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厉行节水节能,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已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中国饮料工业协会和广大饮料企业始终重视节水节能工作,视节水节能为饮料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饮料行业曾被错误地认为是高耗水高用水的行业,但事实是,饮料行业用水具有特殊性——饮料行业用水接近一半都转移到产品中,饮料行业利用水生产功能更强、价值更高、品质更好的水。这并非行业自说自话,由工信部赛迪研究院工业节能与环保研究所完成的《饮料行业取用水情况研究报告(2018年)》,让行业完全可以把腰杆挺得直直的。

12、南轻轻工机械厂和合肥工业机械厂,生产出我国第一条(300瓶每分钟)汽水灌装线

1984 年,南京轻工业机械厂和合肥轻工业机械厂,生产出我国第一条(300瓶/分钟)汽水灌装线

这份报告显示,从用水量数据看,饮料行业年用水量仅约占工业领域41个行业重点调查企业用水总量的1.16%,不算高用水行业;从用水效率数据看,饮料行业明显优于工业平均水平;从单位产品取水量看,优于同类液体可饮用产品;从措施和管理看,饮料行业走在节水的前沿。早在2006年,中国饮料工业协会就组织开展了“中国饮料行业节水优秀企业考核评价”工作,为了推动节水节能工作,协会组织编写《饮料制造取水定额》和《饮料制造综合能耗限额》两项行业标准,使企业“赶超有目标,考核有依据”,从而推动了整个行业用水效率的不断提升。

13、娃哈哈创始人宗庆后承包上城区校办企业销售部开始创业

1987 年,娃哈哈创始人宗庆后承包杭州市上城区校办企业经销部,开始创业

报告指出,饮料行业的用水总量近几年趋于稳定;单位产品取水量大幅下降,用水效率明显提升;企业积极参与节水工作,形成良性氛围。越来越多的饮料企业不断强化节水治污工作,通过提高技术装备水平、改进生产工艺、加强管理等措施,使饮料生产过程的水耗逐年降低,水的重复利用率逐步提高。

在全行业的努力下,2011—2017年间,全行业吨产品取水量下降12.9%,综合能耗下降52.6%,有专家用“非常非常惊人”来形容其成效。

此外,在行业协会的组织和倡导下,饮料企业还积极实施、参与、支持各项公益活动,提升公众特别是年轻一代的环境意识与环境责任。

改善供给是饮料行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另一块基石。其具体实施路径是,以《“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2017年消费品工业“三品”专项行动计划》为指引,开发营养、健康、多元的饮料产品,适应不同人群、不同区域、不同场景的多元需求,以先进的质量保障技术、营养保持技术、风味保存技术和全食材加工新理念,大力提升饮料整体品质。

赵亚利说,在当前国家大力支持发展健康产业、饮料行业传统产品增长放缓、消费者的消费理念和消费行为不断发生变化的新形势下,协会一直在思考,饮料行业如何才能跟上健康中国的节拍。今年8月在杭州召开的2018中国饮料工业协会理事会会议上,协会提出“饮料要成为营养素的良好载体”这一理念,试图为饮料产品的开发和转型升级提供新的思路,得到广大会员单位与行业企业认可。

为了更好地推广和落实这一行业发展新理念,协会向广大饮料企业发出如下倡议:

在《“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和《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的指导下,主动做好政府的助手,充分考虑营养健康和消费升级等因素制定企业发展规划;

进一步加强同大学、科研机构及专家的合作,加强对食物资源的营养研究以及用于饮料研发的工艺和配方研究,不断提高饮料产品的营养素水平,积极开发更营养更多元产品,推出更多饮料与营养素结合的产品;

加强市场调查,从不同消费人群的饮食目的、便利性、消费场景入手,考虑这些消费者的饮食需求、营养缺失、营养不平衡、口味喜好等,推出各具特色的富含营养素的饮料新品;

严格执行营养素添加和强化的相关法规标准,严格执行产品营养标识有关规定,在产品标签上提供清晰直观的产品营养信息,不做夸大宣称;

积极开展消费者教育,普及饮料营养健康、营养素强化等知识,引导公众科学选择不同品类的饮料,让饮料成为消费者随时随地补充营养的选择。

“以营养健康为转型升级的方向,跟上健康中国的节拍,既是饮料行业践行社会责任的追求,也是政府管理部门对产业的要求,更是消费市场的需求。”赵亚利说,“饮料要成为营养素的良好载体”大有可为。

上一篇:第二届中国食品产业发展大会在京举行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会长张崇和出席并致辞
下一篇:农产品期货种类增加 利用好期货交易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