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食品新闻| 美食推荐| 热点新闻| 深度观点| 食品辟谣| 农业消息| 金融财经| 健康养身| 企业品牌| 地方食品| 保健食品| 综合新闻 | 国际新闻
> 新闻 > 深度观点 > 正文

食育:绝不仅仅是“食”育那么简单

2019-01-25 15:01:28        来源:中国食品报网

【什么是食育?对于食物的认知需要教育吗?日本作为公认的将食育做得最好的国家是怎样推广食育的?欧美国家的食育又是从哪些方面入手的?日前在山东青岛召开的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儿童食品分会第十五届学术年会上,专家从不同角度介绍了国内外开展食育的经验。】

日本是食育做得最好的国家

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博士代玉洁在《食育——我们一直在路上》报告中表示,食育一词最早出现于1896年日本著名营养学家石冢左玄的著作《食物养生法》中,石冢左玄认为,“体育智育才育即是食育”。二战以后日本开始进行食育教育,提出“一杯牛奶强壮一个民族”,从一年级至初三年级的孩子,每人每天课间都会免费提供一杯新鲜牛奶,年龄段不同,牛奶的分量也会不同。

日本重视食育立法,从法律层面进行食育的保障,有了法就可以依法办事,避免因为人治而出现的各种弊病。2005年7月,日本《食育基本法》(以下简称《基本法》)开始实施,目的就是要培养国民身心健康,推进孕育人性的食育,日本自此进入了食育时代。以《基本法》为基础,随后又出版《食育白皮书》,并成立食育推进机构,实施《食育推进基本计划》,最终建立一整套食育发展体系。

代玉洁表示,食育是关系全民的大事,必须全民参与。日本采取食育推进会议的形式,既实现了官民结合,又不以官代民,不是由政府包办一切,而是通过制定和实施食育推进基本计划来引导民众,从而实现食育目标。《基本法》中规定,从幼儿起开始接受食育,儿童和青少年为食育主要对象,培养良好的健康饮食习惯。在日本,对儿童和青少年的食育要求比成年人高很多。比如,日本女子营养大学校长提出的家庭亲子餐桌规则,包括和谁一起吃、吃什么、什么时候吃、在什么地方吃、为什么吃、该怎么做等。这个规则不仅要求为孩子们的餐桌提供安全食品以及营养均衡的饮食,还需要营造良好的就餐环境以及规律的用餐时间。

在幼儿园的食育活动中,饮食与健康只占1/5,用就餐的形式培养和建立相互之间的感情也是食育内容之一。在幼儿园通过让孩子们一起吃饭来建立和培养感情,这也是通过人际关系形成食育的基础。日本幼儿园经常进行形式多样、内容充实的食育活动,比如自制午餐、开辟校园农场,农场里孩子们需要参与种植和收获,亲自尝、亲自闻。因为种植不专业,收成不多,这让孩子们了解到食物来之不易。平时上学孩子们自带便当,这是家长展示厨艺的机会,也是家庭参与到食育活动当中的一个机会。

日本食育是亚洲食育的代表,既涵盖了生命、自然、感恩的人类通识文化,又包括均衡、协作、饮食习惯的生活文化。作为公认将食育做得最好的国家,又是长寿大国,这是日本食育工作最好的印证。

欧美国家食育各有立足点

代玉洁表示,欧美国家对食育也相当重视。英国已将饮食教育列入义务教育课纲,其中要求7—14岁的儿童必须学会烹饪技能。在英国推动的校园菜园计划,可以让孩子们在学校菜园里体验种植和收成的乐趣。英国还制定一系列食物革命日活动,从2012年开始倡导全球各地的家庭、社区、学校共同推动,目前有60多个国家响应,在5月16日这一天一起举办晚餐分享会、免费的烹饪课程等活动,希望重新建立起人与食物之间的健康亲密联系。

意大利食育的核心思想是崇尚慢食文化,对抗速食快餐文化。以慢食在非洲推进的千园计划则希望在校园或社区来开辟共同菜圃,让当地居民重新种植并烹调消失的原生作物。

法国食育的核心理念是从基本知觉进行认知,在课堂上会教导小学生怎样使用五感,即视觉、听觉、嗅觉、食感、触感来体验食物,并要求边吃边写下他们的感受,让孩子们从小了解食物真正的原食原味是什么,即“认识食物本色”。孩子们通过这种丰富的感官体验思考自己把什么食物吃下肚子,将来会掌控自己的饮食。向来以饮食文化闻名的法国,类似于这样认识食物本色的活动不少。法国农业部部长曾说,法国拥有很独特的饮食文化,很值得被宣传并好好保留下来,带给下一代。

而在盛产各种浆果的芬兰,人们崇尚简单的料理文化,将其融入到孩子的基本教育中,很适合厨房教养。

中国食育正在进行中

中国有着悠久的饮食文化,食育在中国是有根基的。最早提出平衡饮食的是中国,在2400年前的《黄帝内经》中就有“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的记载;《论语》中也有“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的记载;《礼记·内则》写道:“子能食食,教以右手”。但食育在中国有一段空白期,那时吃不饱、吃不好、穿不暖,无心谈食育。改革开放后,随着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膳食结构由植物性食物为主转向以肉禽蛋奶等动物性食物为主,慢病发病率急剧上升且人群年轻化,而这些往往和儿童期不良饮食行为密切相关。少年强则国家强,只有青少年有健康体魄,国家强大才有质的保证,对儿童青少年进行食育迫在眉睫。

中国的食育正在进行中。《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14—2020年)》中指出,“将食物与营养知识纳入中小学课纲,引导学生养成科学的饮食习惯”;《“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也提出,“把健康教育作为所有教育阶段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以中小学为重点,建立学校健康教育推进机制”;2015年开始,每年5月的第三个星期为“全民营养周”。这些政策为未来的食育做了铺垫。

代玉洁介绍说,我国的食育包含了4方面内容:加强人们对食物营养、食品安全的认识;通过对食文化的传承与环境的调和,使人们对食物产生感恩之心;以食为媒,培养良好的家庭和人际关系;培养健康的人格品质,最终实现人们健康的身心以及丰富的人性这一目标。食育核心内容包含5点:一是提高民众对饮食的关心;二是养成营养均衡的健康饮食习惯;三是努力预防与饮食有关的慢性疾病;四是提高饮食的安全性;五是继承传统的饮食文化。

代玉洁表示,民以食为天,通过各种体验让孩子们掌握食品知识,在心里种下健康的种子,孩子们了解怎样去做更健康,才能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所以说,吃得健康不是终极目的,不是家长精心给孩子搭配每一餐就够了,健康饮食习惯的养成,培养健康人格,培养协作精神,与自然亲近,学会感恩,这些才是食育的最终目的。

上一篇:注意!整治的目标不应“跑偏”
下一篇:我国新生儿人口数量创新低 对奶粉企业未必是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