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食品新闻| 美食推荐| 热点新闻| 深度观点| 食品辟谣| 农业消息| 金融财经| 健康养身| 企业品牌| 地方食品| 保健食品| 综合新闻 | 国际新闻
> 新闻 > 深度观点 > 正文

怎么看待分餐制?推广公筷与分餐制 让餐桌变得更文明

2018-12-06 09:23:59        来源:中国食品报网

一群人从一个盘子里夹菜吃、相互用自己的筷子给对方夹菜的合餐制,曾经被认为是亲密、热情的体现,但现在越来越多人倾向于分餐制,认为这样更卫生。不过也有人觉得分餐制会在餐桌上带来一些尴尬。如果是你,怎么看待分餐制?

近日,在对2007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有46.4%的受访者表示在家吃饭时会采用分餐制的用餐方式。而在外面吃饭时,56.2%的受访者会采用分餐制,59.3%的受访者建议餐桌上使用公筷或公勺。

u=2936642298,1361238324&fm=26&gp=0

67.1%受访者认为分餐制更加卫生

在北京某银行工作的郑女士从高中开始就一直坚持分餐制用餐。在她看来,分餐制不仅能很好地预防疾病传染,也能表现出一个人的礼貌和素养。“很多人说分餐制麻烦,但习惯了就不麻烦了,把自己要吃的饭菜用公共筷子放进自己的碗里,或者把做好的菜分好分量一人装一点,这样不仅提高吃饭的质量,还提高美观程度。要是出去吃,那就给桌上多加一双筷子,大家夹菜就用公筷,很方便。”

“我跟家人或者特熟的朋友吃饭都不会分餐。”广东某高校大三学生小李说,合餐制很温馨,“尤其是爷爷奶奶也比较老了,吃个饭一直换筷子夹菜对他们来说还是挺累的。跟很要好的朋友吃饭就更不会分餐了,因为彼此都了解,硬要分餐说不定会影响感情。不过,我身边有人感冒、发烧时,都会主动提出来跟大家的餐具分开。”

酒家

调查显示,在家吃饭时,46.4%的受访者会采用分餐制用餐,44.4%的受访者不会,9.2%的受访者表示不好说。在外面吃饭时,56.2%的受访者会采用分餐制用餐,25.2%的受访者不会,18.6%的受访者表示不好说。

郑女士说,她从小家里吃饭就是分餐制,她和弟弟的碗筷也跟父母的分开洗。“我以前觉得很麻烦,但后来高中军训的时候,一大桌子人一起吃饭,大家洗餐具又洗得马虎,加上我抵抗力差,结果又吐又拉,折腾了好几次,我才意识到分餐制的重要性。结婚生子后,我也和家人分餐制用餐,每顿饭我都分成三份,虽然要洗的碗、筷子多了,但是很卫生,家人很支持我。”

调查显示,41.3%的受访者觉得合餐制卫生,45.3%的受访者觉得不卫生,13.4%的受访者表示无所谓。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王世平指出,分餐制有两大特点,一是卫生,从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疾病的防治来说,都是有好处的;二是可以节约食物材料,尤其像公共餐饮,采用分餐制对原料的消耗会少很多。西餐多采用分餐制,不过西餐的种类比较少,中餐比较丰富。但我们应倡导分餐制,在公共场合采用自助餐比较合适。

分餐制有哪些好处?调查中,67.1%的受访者认为这样更加卫生,可以预防各种疾病并减少交叉感染的机会,49.5%的受访者觉得有利于控制饮食量,47.8%的受访者认为有利于改变大吃大喝的习惯,37.6%的受访者觉得有利于均衡营养,防止偏食,34.8%的受访者觉得有利于减少幽门螺杆菌等病菌的传播。

72.9%受访者支持分餐制用餐

调查显示,72.9%的受访者支持分餐制用餐,认为这样更加营养卫生,15.6%的受访者不支持,认为这不符合国人用餐习惯,11.6%的受访者表示不好说。

郑女士平时很注重饮食卫生,“我几乎不会出门吃饭,都是在家吃,装水果、装蔬菜和装肉的碗盘都会分开用、分开洗,跟我熟的朋友也了解我,出去吃饭的话一定是跟我分餐的。”

“我们的饮食习惯有几千年的历史,很多外国人来中国吃中国菜也不适应。这和民族文化、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都有关。”王世平说,习惯了合餐制的家庭突然改变比较难,但是在我国,有些疾病感染比例比较高,这跟合餐制有很大关系,所以用餐方式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现在很多家庭都注重儿童的饮食习惯培养,可以趁机会加以宣传。”

王世平还指出,如果仅仅是分餐制,不去考虑碗筷的摆放等,那么也只是流于形式,厨房的消毒柜等设施都要配套才更能保证用餐卫生。

关于卫生用餐,62.5%的受访者建议保持用餐环境的整洁,59.3%的受访者建议摆放公筷或公勺,57.9%的受访者建议食品在吃前要煮熟、煮透,49.3%的受访者认为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34.3%的受访者建议注意食品质量,不吃过期、腐坏的食品。

王世平认为,做到卫生用餐首先要养成良好的个人习惯,例如餐前洗手。“另外,这也和饮食方式和饮食环境有关,一些餐馆看起来还好,但是后厨惨不忍睹,还有些餐馆甚至不准备餐巾纸,筷子不消毒,饮食环境都不注意,谈何卫生用餐呢?对此,政府的监管和标准设置要到位,做好防范和规范。”

59.3%受访者建议聚餐时用公筷公勺

调查显示,59.3%的受访者建议餐桌上使用公筷或公勺。南方医科大学医学博士张绍荣指出,混用碗筷可能会引发一些通过消化道传染的疾病,比如说幽门螺杆菌感染、甲肝、戊肝及手足口病。

“比较常见的是感染幽门螺杆菌,它的传播途径主要是‘口口传播’或‘粪口传播’。聚餐时,大家围坐在一起,你一筷子他一筷子,只要其中有人体内有幽门螺杆菌,就可能在就餐时传染给同桌其他人。因此,经常在外面用餐的人受到感染的机会也会增加。”张绍荣说,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很常见的细菌,全球感染率大于50%,在发展中国家感染率较高,发达国家感染率则较低。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可致慢性活动性胃炎、严重胃十二指肠疾病。感染者中有些会有口腔异味、胃痛等症状,而大多是无症状的。所以在不知情时,家人或朋友如有一人感染,其他人感染的概率也会提高,筷子就可能成为病菌的传播媒介。所以,在外聚餐,还是要讲究安全、卫生、健康的用餐方式,如准备公筷公勺;在家尽量每个人有自己的固定餐具。

据了解,中国饭店协会曾制订《餐饮业分餐制设施条件与服务规范》。规范要求:餐饮企业营业面积超过300平方米、同时接待100人以上筵席的,必须严格实行分餐制;小于300平方米的餐饮企业也应积极采用分餐制的用餐方式。而早在2003年,中国烹饪协会就曾推出《关于在餐饮业推广分餐制的条例》,规定有条件的饭店要向消费者提供公筷或公勺。如果没有,消费者可以向服务员提出要求。

(江左)

餐桌上,能不能给公筷留个位置

我们常常比较中餐和西餐,也常常自豪于生活在一个饮食大国里,有着无边的口福,去品尝各地各式的美味佳肴。中西餐在进餐方式上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西餐遵循的是严格的分餐制,而我们的中餐几千年来都是以共餐为主。共餐制的弊端已众所周知,不得不让笔者想到这与我们的“筷子”有关系。

实际上,中国人的就餐工具——筷子,不仅简单实用,而且据说还有锻炼手指,进而锻炼大脑的功效。所以,筷子的发明和使用,不可谓不是国人对世界的巨大贡献。如果在宴席每盘美味边都放上一双公筷,是不是既发扬了我们千百年来的传统,又展示了新时期我们在生活习惯上更加人性化的一面?

使用公筷,好处不言自明,关键在于克服我们长期以来形成的习惯。

上世纪初,北京大学的校训中有一条:不随地吐痰。为何?当时,随地吐痰,古已有之,已成习惯。随着西方文明的传入,加之人们也了解到痰中有细菌,这才渐为国民认可,如今已成为大多数人的自觉意识,深入人心。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大家对生活质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许多原本是“想当然”的事情也引起了我们的重新思考。像北京提出夏天要让“膀爷”穿上衣服;上海规定当街马路不准晾晒衣服(俗称挂“万国旗”);有些地方已经明文表示,请客吃饭不能强行敬酒。这些过去习以为常的事情,现在不得不改,这是时代进步的标志。我想,推行公筷,也是这个道理。(明德)

他山之石

不怕多刷盘子:日本人习惯分餐制

在家分餐 盘子比菜还要多

日本人用餐时实行严格的分餐制,分餐习惯是从小培养的。二战后,日本的小学开始向学生提供免费午餐,一律实行分餐制,公用餐具与个人餐具分开,学生餐具每天严格消毒。孩子们养成了这个习惯,回家后实行分餐制也就很自然了。从20世纪80年代起,分餐制在日本家庭已相当普及了。日本人家里盘子、碟子特别多,几乎所有日本人家庭都有餐柜,不同花色、样式的餐具摆满餐柜。日餐花样多分量小,每份菜都分成小盘,每人一份,所以4个人吃5道菜,盘子就已经占去了20个。

日餐 自己点的自己吃

日本人在餐厅吃饭也实行分餐制,宴会上的套餐都是按每人一份上菜,一道菜一个盘子,所以一次宴会下来,肚子未必吃饱,但盘子已经用了一大堆。日本人请客有时会让客人点自己喜欢的饭菜,自己点的自己吃,各自满意,又不相互掺和。

当然日本的一些小餐馆,比如在居酒屋里,也有几个人分吃一份菜的现象,但饭馆会及时送上公筷,大家用公筷把菜夹到自己的小碟里,然后再用自己的筷子送进嘴里。

中餐 先“眼尝”后分餐

为了适应日本人的分餐习惯,日本的中餐馆也采用了日本式的用餐方式。无论是在东京还是在横滨中华街上的中餐馆,大都实行了日本式的服务,即一道大菜端上桌子,服务员会摆在圆桌上旋转一圈,让客人先“眼尝”一番,也就是过目欣赏,之后服务员会将菜端下去分成小份供客人食用,而且为了防止不同的菜在盘子中串味儿,分盘时都用新的小盘。事实证明,这样的餐饮习惯科学、卫生,更促进了中餐在日本的普及。

上一篇:阳澄湖大闸蟹:无“蟹扣”身份成疑问!这些冒牌货到底出身何处?
下一篇:贝类产业:国际市场空间有限 呼唤自有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