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食品新闻| 美食推荐| 热点新闻| 深度观点| 食品辟谣| 农业消息| 金融财经| 健康养身| 企业品牌| 地方食品| 保健食品| 综合新闻 | 国际新闻
> 快讯 > 热点推荐 > 正文

从“点上出彩”到“全域拓展” 黄江镇乡村振兴“微幸福”

2022-08-31 15:44:34        来源:南方日报

多彩的公园里,家长带着孩子悠闲地散步;客家古建筑群错落有致,不少市民闻名而来,感受东江纵队留下的红色历史遗迹;经过道路修缮,来往车辆车水马龙也少见拥堵,甚至连村子里的老树都换上了新装,灰白的树池与青砖护栏相称,看上去精神了不少……在黄京坑村,“新”与“旧”互不矛盾、和谐交融。

黄京坑村虽然是黄江镇的欠发达村,但近两年来主动作为,以乡村振兴项目为抓手,打造了一批特点鲜明的公园景观,成为黄江首批表现优秀的“乡村振兴先锋堡垒”之一。

多个小公园串点成线

“以前这里到处是杂草和垃圾,我们每次经过都会加快脚步。”每当来到翻新过的三新社区公园,黄京坑居民张先生总因今昔对比有感而发。原来退避三舍之地,如今成为他和小孙女经常光顾的休闲游玩之地,不仅绿植多了、环境变好了,娱乐设施也焕然一新。

随着黄江镇乡村振兴从“点上出彩”向镇村全域拓展,走进三新社区黄京坑村,改造完工的三新社区公园、黄京坑街心公园及小公园让人眼前一亮,多个小公园在村庄内串点成线。不少居民表示,该村精雕细琢提升乡村颜值的同时,增添了百姓日常生活的“微幸福”。

去年以来,黄江镇在改善人居环境的基础上,以乡村振兴战略中的生态宜居为目标,各社区(村)充分利用街头巷尾的闲置地、“边角料”,以“四小园”(小菜园、小花园、小果园、小公园)建设为抓手,进行乡村风貌提升,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和村民的生活品质。

截至目前,黄江已有200多个“四小园”陆陆续续改造完毕。这些随处可见的“四小园”规模不大,却紧贴居民生活,点缀在道路与建筑之间,不仅刷新了乡村颜值,让村容村貌和人居环境都有了很大的改观,成为群众休憩、交流、娱乐的重要载体。

近年来,绿化空间屡遭挤压,绿地频遭破坏的三新社区广场公园由此迎来改头换面的机会。为改变公园绿化色彩单一,植物种植搭配不佳,被层次杂乱、景观性差,篮球场和游玩设施陈旧的现状,黄京坑村着手对三新社区公园施行“美容术”,消除卫生死角,栽种花草绿植,增加全民健身设施,修复损坏的休闲设施,为居民提供更为便利、良好的户外运动和活动场地。

此外,黄京坑街心公园将原本杂乱的空地进行提升改造,打造成“口袋公园”,成为群众日常活动的重要场地。走进黄京坑小公园,可以看到弧形长廊色彩丰富富有层次,空间设计上增添了活动区域和儿童游乐设施,让公园更有趣味性和参与感。

“三新社区公园、黄京坑街心公园及小公园在全村形成一个整体的、环境优美的休闲游憩场地。”黄京坑村党委书记张锐亮表示,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四小园”出现在街头巷尾,成年人相约锻炼聊天,孩子们相互玩耍嬉戏,村民有了更多的休闲空间。随处可见的“四小园”让“出门见绿”成为现实,一个个“四小园”连点成线,构成了村庄的绿化和景观带,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黄京坑村还在管理上下足功夫,通过制定《黄京坑村乡村振兴项目日常管养工作方案》,进一步加强日常植物修剪、苗木补植、病虫害防治和设施器材定期养护维修,让“小而精”的“四小园”实用耐用,发挥绿化美化、便民惠民的作用。

以两大遗址为基础发展红色文化

黄猄坑战斗是东江纵队运用游击战和运动战相结合的战术,歼敌一大部的首次战例。新中国成立后,黄猄坑改名为黄京坑,在如今黄江镇黄京坑村北面,昔日黄京坑战斗遗址已被厚厚的绿植覆盖。

“一些革命老区因为保护不力,一度处于荒芜状态。”黄江镇相关单位负责人说。近年来,黄江通过深入开展红色资源专项调查,建立红色资源数据库,努力推动红色资源全面保护、整体保护,让本地越来越多的红色文化留得下、传下去。黄京坑充分发挥文化资源丰富、遗址众多的优势,以客家文化遗址与黄京坑战斗遗址为基础大力发展红色文化,又以红色文化进一步带动激活全村文化建设。

与黄京坑战斗遗址相对,黄京坑客家古建筑群位于黄江黄京坑村中部。该村落依山而居,坐西向东,巷道成五纵八横布局,由祠堂、民居、里巷、池塘、水井等组成,面积约1.2万平方米,村落布局完整,规模大,保存较好,对研究客家民居及客家文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黄京坑村以新时代家风文化、客家民俗文化为主题进行乡村提质,在打造乡村风貌的同时,根据红色资源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采取保护措施,确保红色资源的历史真实性、风貌完整性和文化延续性,以红色文化带动激活文化建设。

今年2月,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到黄江镇开展文化建设调研工作时指出,黄江在文物复原、祠堂翻新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文物保护标准,与乡村振兴工作相融合,结合周边环境整体规划,尽可能保留历史文物的原汁原味,展现当地历史风貌;要充分依托黄江红色革命历史,塑造独特的品牌故事,通过情景回现、文物展览,用艺术的方式感染到访者,从而达到红色精神的宣传、教育作用。

未来,黄江将进一步加强红色革命遗址保护和利用工作力度,充分活化、利用好全镇红色资源,积极打造党史学习教育阵地,创新谋划好党史学习教育现场教学活动。同时,加强红色革命遗址的资源整合,推进整体规划和建筑修缮,打造亮点,形成独具特色的红色文化资源。

全面升级改造基础设施

在清河路、百盛路及昌富街交叉口,原本灰白发旧的墙体里面如今焕然一新,原来的建筑外立面得到改造,寓意黄江经济的快速发展的“黄江腾飞”主题彩绘,为黄京坑又增添了更多色彩。

“每次开车路过,看到这里与其他地方不一样的色彩,总是会精神不少。”黄江市民梁先生说。

不只此处交叉口,经过一段时间的乡村振兴改造,黄京坑的彩色主题墙绘随处可见,而且各具特色:长约500米的百成一路原本发霉掉灰的旧围墙被粉刷翻新,每到花开时节,“乡村振兴”主题墙绘与新种下的黄花风铃木相得益彰,还具有丰富的启发和宣传作用;长290米的百盛路涂鸦墙翻新后以高级灰、米白色为主,典雅大气简洁,围墙以“家院美、家风美、乡风美”文明建设为主题,提升美丽乡村的颜值和内涵。

与围墙、沿街绿化共同升级的还有黄京坑各主干道。几年前,黄京坑村内部分主干道不仅路面陈旧且人行道缺失,村内车行的主要村道路面出现破裂、破损等问题,道路宽度较窄,交通死角多。近年来,黄京坑村把道路建设列为“我为群众办实事”事项清单,通过村内部分主干道路混凝土车行道改为沥青、外墙立面改造、更换道牙、人行道铺装、更换残旧路灯、停车位划线、围墙翻新并增加文化元素、绿化工程以及给排水工程。

“主干道路既是民生路,又是产业路,更是致富路,农村公路建设的持续推进,不仅改善了农村的交通环境,方便村民群众的生活和出行,提升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更推动了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强保障。”张锐亮说。

此外,黄京坑积极盘活闲置资源与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建设相结合,针对废旧院落、空闲荒地、道路两侧空闲地等闲置资源进行集中升级改造。

原来黄京坑第一小组空地、旧围巷原南门楼路面、黄京坑老树周边等部分闲置地每逢大风天气便尘土飞扬,下雨则会出现长期积水、道路泥泞等现象,导致人难走车难行,给村民的出行和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自黄江持续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以来,黄京坑便将这些闲置空地改造为停车场及路面硬底化墙面彩绘等内容,对旧围空地道路加铺沥青,并新增停车位画线,既可提供停车位又方便行人出行,同时又将老树进行修缮,保留历史人文特色的生态宜居。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乡村治理 集体经济 义务教育

上一篇:“生态绿”与“宝安蓝”交相辉映 宝安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底色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