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食品新闻| 美食推荐| 热点新闻| 深度观点| 食品辟谣| 农业消息| 金融财经| 健康养身| 企业品牌| 地方食品| 保健食品| 综合新闻 | 国际新闻
> 农业消息 > 正文

通山特色美食包坨走出大山,走向全国

2019-09-11 15:16:45        来源:中国食品报网

提起湖北省咸宁市通山县九宫乡人特色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万勇,很多通山人都叫她“包坨姐”。这位退休后与丈夫陈光明一起创业的女性,将通山包坨这一隐藏在深山的美食带出了界水岭,带向全国。

4

万勇潜心研究包坨生产工艺

继承父愿 夫妻返乡创业

包坨姐万勇是宜昌人,丈夫陈光明是通山人。万勇退休前,一直在税务局工作,而陈光明干过公务员、当过教师、担任过企业财务总监,后来又创办了会计师事务所。夫妻俩都没有从事过食品生产行业。

陈光明的老家在通山县闯王镇西岸村,虽然人在宜昌,可一家人仍然保留通山习俗,日常生活中的菜肴仍然带有通山的地方特色,比如包坨、通山捶肉、薯粉豆腐疙瘩。这种生活习惯让刚嫁入陈家的万勇感到新奇,尤其是食用包坨的习俗。包坨是通山县家家户户除夕团年宴上必不可少的一道菜肴,也是招待贵客时必备的一种美食。虽然历经参军、转业,陈光明的父亲离开家乡已有大半个世纪,但他和很多通山人一样,无论身在何处,却仍然最爱包坨。一直以来,无论到哪里,他都会想方设法种一点红薯,做一点红薯粉,逢年过节,全家团聚,包包坨、吃包坨都是不可或缺的环节,每次都很有仪式感。在过去,要备齐所有的馅料很难,要提前准备,有些是凭票购买,有些要排队购买。到了包包坨那天,要起大早泡发香菇、竹笋,炸油干,然后洗切炒馅、烧开水、和粉,全家人一起围坐,动手包制。每次吃包坨,全家人必须到场,回味家乡生活,抚慰乡愁。

2011年,陈光明的父亲去世,怀着对故乡的深情,他对唯一的儿子写下了这样一句话:“如果有可能,希望你能为家乡做点事。”父亲的这句话让他记在心里,并萌生了回乡创业的念头。对于陈光明夫妇,包坨不仅仅是一道菜肴,一种美味,还承载了陈家两代人对故乡的深深情怀和对美好生活的记忆。

2015年,万勇退休后,陈光明和万勇回到通山,被这里优美的自然环境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所感染,渐渐地喜欢上这里。他们每到一处都有包坨,每到一家,亲人们都为他们包包坨。主要原料是红薯粉的包坨十分有利于人体健康,但几百年来却一直不能走出界水岭,十分令人惋惜。眼看着全国各地的特产小吃被广为开发生产,成为市场上的新锐,而通山包坨却“养在深闺人未识”,于是夫妻二人决定,完成老人遗愿,回到家乡为家乡做点事。

刻苦攻关 满怀深情做包坨

2016年初,怀揣着让传统食品传承的梦想,陈光明将经营不错的会计师事务所托付给朋友,和万勇一起回乡创业,并一脚跨入了从未涉足的食品行业。夫妻二人给自己树立的目标是“让通山包坨走出通山,带响通山”。

然而,创业并非想象得那么简单,当所有设备全部到位,准备投产时,一道道难关像大山般横亘在他们面前。最大的难关就是红薯粉失水快,速冻后易出现破裂。就是这道难关难倒了不少立志做包坨的通山人。面对这样的难题,他们从书本中学习,向专家求教。由于市面还几乎没有用红薯粉为原料的包馅食品,书本上也没有相关记载,于是专家们向他们提供了多种食品添加剂,让他们都用来试一试。但这些食品添加剂都是用于面粉或糯米粉的,市面上根本没有专门用于红薯粉的食品添加剂。经过反复试用,有时连续10多天生产的包坨都被冻破了,有的虽然不破裂,但是口感完全改变,失去了红薯粉的感觉和味道。这种情况让很多人失去了信心,工人也一个个离开了他们,但是他们始终相信总会找到一种解决问题的办法。

经过无数次的试验,在咸宁市和通山县相关部门的帮助下,陈光明夫妇终于攻克了这一道难关,并将该项速冻冷藏工艺技术申报了发明专利。这一枚小小的包砣,不仅满载他们的家乡情怀,更不失工匠之心。

包坨产品投入市场后受到广泛好评,也顺利地进入了通山、咸宁的各大超市和酒店,并入选咸宁旅游特色美食“八大碗”。2018年,该产品获得了“咸宁十大地方特色名菜”金奖;2019年在军运会美食展上,外国朋友也对通山包坨赞不绝口。

万勇回忆起创办包坨厂以来的种种经历时感慨万千:“我们之前几十年从事的是行政和经济工作,从未接触过食品生产行业,这种无知无畏,大胆尝试、探索,无形中发掘和发展了自身的潜力。我们以神圣的态度对待祖宗留给我们的饮食文化遗产,不辜负通山人民对包坨的美好期待;我们以工匠的精神,对包坨工艺进行了一次次的创新,对包坨生产设备进行了大胆的革新改造,并经过无数次的失败和反复的潜心研发,才有了今天日臻完美的包坨。”

“说实在话,我们退休了,凭我们的能力可以更轻松地挣一份收入,还可以游山玩水,或含饴弄孙。但是正如当时我老公说的,‘广州不需要我,温州也不需要我,注册会计师这个行业也不需要我,那里人才济济,而我的家乡通山需要我,我要把毕生所学用在通山’。所以我们回来了,回到了通山,回到了家乡。”万勇深有感慨地说,做好包坨,不仅仅是实现父亲的遗愿,同时也让我们的人生价值在回乡创业中得到升华。余生,希望满载着我们深情的包坨能够走出通山,走向神州大地。

(邓常倩)

上一篇:温暖故事:漫漫扶贫路,一声“大哥”一份情
下一篇:辽宁朝阳吹响“食业扶贫”新号角,引导农户种植绿色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