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08 21:06:47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中国消费网
记者近日获悉,为遏制冒用身份证信息办理登记的现象,江西省市场监管局于今年3月制定下发了《关于在全省开展冒用他人身份证信息办理登记违法行为专项清理行动的通知》,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专项整治行动,及时维护了群众的合法权益。
5月20日,江西省万年县市场监管局接到12345电话求助,一位饶姓群众发现有人冒用了他的身份证在南昌注册了公司。该局立即行动,通过12345部门联动平台,将此情况转至万年县公安局,并指导饶某到万年县公安局报案,然后将报案资料提交至南昌市市场监管局申请办理了注销,保护了当事人合法权益。
江西省市场监管局信用监管处负责人介绍说,该局要求全省各级市场监管部门按照“谁登记、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针对冒用他人身份证信息办理登记行为,严把审核关,通过多种技术手段,切实减少“被法人”“被股东”现象。
推行实名认证,解决“被法人”“被股东”问题。根据市场监管总局部署,将互联网实名认证技术融合到商事登记具体业务环节中,补齐传统商事登记流程上无法识别真实身份的安全短板,实现申请人“实名”的关键转变。依托“江西省企业登记网络服务平台”和“江西市场监管网上大厅”微信公众号,进行实名认证电子签名提交申请,全面推行企业无纸全程电子化登记。在企业设立登记环节,实现对股东、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高管及委托代理人等相关自然人的身份查验,在变更(备案)登记中对新增股东及委托代理人进行实名验证,有效遏制虚假登记“增量”。
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打击虚假登记行为。对提交虚假材料骗取商事登记行为,加大惩戒力度,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对提交虚假材料骗取商事登记行为高发行业,依托公司住所(经营场所)实地核查等多项措施,通过“双随机一公开”,将查处虚假注册登记与日常监管相结合,发现存在“被法人”“被股东”和通过住所(经营场所)无法联系等现象,就将该企业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发布警示信息。同时将涉嫌违法犯罪线索及时函告扫黑除恶办或移送公安部门。
强化宣传引导,提高群众防范意识。加强引导,利用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宣传方式进行引导,向社会揭示目前出现的微信“兼职打卡”“领税票”等骗取身份证办理虚假登记的套路,让广大群众充分知晓将身份证件随意交给他人办理商事登记的法律后果,和妥善保管身份证件的重要性。
严肃查处,严厉打击。截至6月30日,全省共受理群众举报70起,全部妥善处理,其中撤销企业设立登记16起,引导企业办理注销登记8起,办理变更登记1起,通过法院诉讼程序撤销登记1户。另有44起尚在调查处理中。
上一篇:北京市消协与企业管理者面对面交流 组织消费者参观新发地市场
下一篇:最后一页